胶囊上海愉快地宣布艺术家蔡泽滨的个展"从佩雷尔街到南方哥特"于8月26日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的TC101 SPACE开幕,由贺潇策展。展期至2022年10月8日。
举起手机、翻转镜头、捕捉自己入镜最满意的画面,借由科技获取的自拍或许是这个时代最唾手可得的“自画像”。在算法的帮助下,在一遍遍的自我凝视下,后期的滤镜和修图完成了投射形象(Projected Image)的塑造,进一步模糊着现实与虚构的边界,而网络和社交平台将“我是谁, 我在哪儿”即时与世界分享,以更为直观而便捷的方式“再现”着个体心目中的“自我”。
在20 世纪的哲学和社会理论中,关于观看与凝视的讨论,是一条连续不断的线索,及至今日,也方兴未艾。如果说在消费主义、个人主义等多种动力的推动下,“自拍”这种新时代的那喀索斯(Narcissus)行为犹如对话和行动的凝视, 那么这场名为“从佩雷尔街到南方哥特”的展览,试图呈现的是一场关于回归到绘画的思考——作为画家的蔡泽滨如何通过以“调色板”为中心的“自画像”来展现自我探究和身份建构。
就像提起贝克街就会联想到福尔摩斯一样,本次展现的蔡泽滨的绘画旅程是从佩雷尔街开始的,这个颇具代表性的地点,在绘画史中曾连接着艺术家所致敬的维克多·布劳纳(Victor Brauner,1903-1966)和亨利·卢梭(Henri Rousseau, 1844-1910),也在现实中暗示出蔡泽滨自2020年至今创作的思想路径。在他看来,“调色板”是画家在工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思考工具,也是在对镜子的自我凝视中,他逐步将这一“寄托情感的介质”提炼为符号化的自我形象再现,属于其个人的造型语言。
艺术家真实的日常生活场景经由其天马行空的想象、明快的色彩和精细的绘画技巧,让画布成为一种过渡性的中介空间,他过往不同阶段绘画作品中的符号,以“道具”的形式融入到了大尺幅的作品中,小尺幅的“自画像”更如棱镜般折射出构建“图像叙事”的无限可能,从而情景与细节编织出个人化的解读。对美国艺术家格兰特·伍德(Grant Wood, 1891-1942)的《美国哥特式》的挪用,将观者带到了蔡泽滨近期创作的焦点。这个拓展的过程应和了艺术家如何从早期关注的“一件作品是如何产生的”,发散到杜撰戏剧性的“自编,自导,自演”的阶段。而在“自画像”这个恒久的艺术史范式中,对于自我的认知与再现则不再是波德莱尔非此即彼的“历时性”或“杜撰性”特征,而是将二者集结于一身的创作方式。
我们身处的空间代表着真正的日常生活,蔡泽滨有意在展厅中放置了“镜子”,让观展过程有了单向凝视与参与式对望的多重体验。在自我审视、自我发现和自我创造的过程中,镜子的功能也如雅克·拉康(Jacques Lacan)所定义的那样,将真实、象征与想象结合在一起。在蔡泽滨这里,绘画成为了完成三者合一的媒介,作品与人均是目光汇聚之地,是嵌入新的观看语境中,意义的提炼、放大和传送的装置。
文:贺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