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对尚未出生的人来说,这是定义2020年的艺术——陈丽同(Leelee Chan)是与香港古董店合作创作“Relics”的五位雕塑家之一
- 陈善用拾得的物品和材料制成艺术品,包括陶瓷 - 她的父母曾是古董商人
唐朝的马匹、坚苦的汉朝雕像和一个有3000年历史的新石器时代花瓶,从贝壳中伸出来一个耳后夹着一朵鲜艳的黄花女人的半身像,这个装饰怪诞的明朝手工品,实际上是由35岁的香港雕塑家陈丽同(Leelee Chan)创作的当代艺术作品。
“我想做些有趣好玩的事,”当她谈起这件作品时说。这件作品为乾馨唐(Bonnie Lai Antiquities)庄重的葬礼艺术展增添了一些幽默的转折。
陈的作品是一个名为“走近”(Up Close)的群展览的一部分,这个合作项目涉及香港中环荷里活道(Hollywood Road)的四家古董店,旨在激发历史与现代、开启艺术与工艺之间的对话。
策展人陈芍君和张耀辉委托五位当代雕塑家——陈翊朗、林东鹏、刘学成、李炳和陈丽同——共同创造当代的文物,为未来的人们定义现在。
陈谈及她对于拾得的物品和材料的痴迷——她的艺术的原理,以及最近获得的“宝马艺术之旅”(BMW art Journey)的奖项。这个奖项是为参加香港巴塞尔艺术展(Art Basel Hong Kong)的艺术家设立的(通常多为新兴艺术家,但由于全球流行病毒,今年扩展到了职业生涯中期的艺术家)。
她的工作室位于葵涌(Kwai Chung),靠近香港的集装箱港口,阳光明亮,天花板很高,有大量切割和改造材料的工具和精巧的装置;就像一个重型工作间。网球场上的绿色和蓝色沥青碎片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空间。按照计划她将在2021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上使用这些东西。
“毛毛虫适应环境,而我们让环境适应我们,看看我们现在在哪。“陈丽同这样说道。
宋明时期的陶瓷碎片被精心地切割成金属条,并镶嵌在金属链上,这是她在荷里活道149号画廊展出的装置作品《青瓷编织者》(Celadon Weaver, 2020)。
虽然这是这位艺术家第一次从事陶艺工作,但她很早就对陶艺着迷了——她的父母都是古董商。例如,陈的《表面形态学》(Surface Morpholog, 2020)系列作品的灵感来自于她和父亲一起参加拍卖预展、评估陶瓷真伪的回忆。
“(他)会带着一个放大镜,”Chan回忆道。“确定陶瓷的真实性,是一种多重的感官体验。
“你可以用手指触摸它,感受它的重量,去观察某种特定类型的陶瓷是否合理,通过触摸釉面,检验它是否有胶水——伪造中常用一种化学物质创造出假的古铜色。“你闻一闻,看看是否有可疑的化学气味。要仔细观察,注意上面的划痕是自然产生的还是人为造成的。”
实际上,这样的不完美决定了这件物品的价值和真实性。越不完美,越有价值。”
这种不完美的质感转译到她对于拾得物品的迷恋。陈被“被遗弃的,匿名的品质”所吸引。
她在使用它们时,常常会重新反思香港的自然和城市化进程。
工作室阁楼的加固钢条也是去年她在香港刺点画廊展出的作品《蒙眼感知器(毛虫皇)》(Blindfold Receptor,Caterpillar Yellow))中使用的元素。
她在它们身上安装了全向轮——物流公司的跟踪带所常用的工具,可以让包裹旋转360度——表达发展与适应的概念。然后,她给它们涂上了大理石效果的粘土,灵感来自于毛毛虫通过触摸感知颜色的能力,以及适应自然来保护自己的能力。
“它们比我们更聪明,”陈说到毛毛虫。“它们适应环境,而我们让环境适应我们,看看我们现在在哪里。”
从远处看,该作品唤起了她在工作室看到的高层住宅紧紧地挤在一起的景象。当近距离观察时,材料的高度和层叠的变化迫使观众绕着它走,从而从多个角度发现一些不同的东西。
“我想创造一种发现和参与的感觉,”陈说,“我希望让你逗留。”
陈以直觉和过程为基础创造的作品,也正是她创作时的感受。“它反映了我对周围环境的感知,”陈说道,“活在当下意味着什么。一切都在创作中得到了引导和反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