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t Basel | 蔡泽滨,真相之上,想象以外

巴塞尔艺术展, 2022年8月29日

“这幅画的表面特质只是一种引诱,诱人去探索其实际内容,一点点地,如同象形文字的含义一般,它开始若隐若现。”

 

这句话出自阿根廷作家塞萨尔·艾拉的短篇小说集《音乐大脑》中的开篇《毕加索》,也是蔡泽滨提到想与大家分享的一部文学作品。这位1988年出生于广东汕头的艺术家,曾在国内外多次成功举办个展,并获得业内机构及国际艺术媒体的关注。在他天马行空的绘画作品中,你会感受到如开头书中所述的“魔力”——一个调色盘,一张面膜,一个苹果等等寻常物品好像在他的笔触中获得生命和活力,诱惑着你凝视、沉思、探索……在生活这张大网中,也因为感受到这样充满想象力的非凡瞬间,我们能够成为凡俗生活中的“漏网之鱼”,开启内心的奇妙旅程。

 

现在,就随巴塞尔艺术展开始“畅游”,进入艺术家蔡泽滨的艺术世界。

 

 

你可以简单地描述一下自己吗?

蔡泽滨(以下简称“蔡”):我觉得我是一个无趣的人。

 

你的成长过程中,哪一个阶段对你创作的影响或改变最大?

:小学的时候我表哥给我一本很薄的丢勒画册,我依然记得当时第一次看丢勒的画册的感受,觉得太奇妙了,觉得太棒太有感染力,然后我就更喜欢画画了。上学的时候有临摹过一些经典作品,后来有机会在国外的美术馆看到这些作品的原作,会突然意识到一些“真相”,我觉得这两个对我影响比较大。

 

目前在尝试哪些新的创作媒介?你觉得媒介和艺术表达的关系是什么?

:目前主要还是架上作品,有打算接下来尝试做点跟金属焊接工艺有关的雕塑。媒介和艺术表达对我来说还是手,眼睛和心力这三者之间做一个协调。

 

哪个时期的艺术、文学或者艺术运动对你影响最深?在你的作品中有哪些体现?最近你比较关注的作品/展览/艺术家?

:具体哪个时期我说不出来,但是我会说具体哪一些作品对我有影响。比如我最近有一件作品《旧地重游佩雷尔街二号(1)》是来源于维克多·布劳纳(Victor Brauner) 的作品《佩雷尔街2号的会面》(The Meeting at 2 bis rue Perrel)。而 Brauner 这件作品是来源于亨利·卢梭(Henri Rousseau) 的一件作品《耍蛇人》(The Snake Charmer),对我来说这是一次有趣的相遇。

 

你工作时的一天是怎样的?你创作的时候有什么特别的习惯吗?

:我每天步行或骑单车去工作室,基本会待差不多八到十个小时,基本就是在画画和看画,没有什么特别的习惯。

 

你相信创作中的直觉吗?你怎样取舍创作过程中衍生出的新想法?

:我相信直觉。在创作过程中衍生了新想法我一般只取不舍,因为对我来说这是在行动中产生的,不是在理论概念里产生的,甚至有一些无中生有的东西对我来说是特别宝贵的,我一直觉得无中生有是一种创造力。

 

你会关注观众对你作品的解读吗?你觉得当代艺术需要被公众理解吗?

:我关注的比较少。我感觉现在看展览的观众越来越多,而且都蛮认真地看作品。

 

你最近感触最深的一件事情是什么?

:发生在我身边的没有,如果有的话应该是艺术创作大环境的改变吧。

 

接下来的展览计划?

:八月底我有一个新的个展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,还有正在准备十一月份在都灵 Artissima的个人项目。

 


 

蔡泽滨的最新个展“从佩雷尔街到南方哥特”将于2022年8月26日至10月8日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的TC101空间举行,通过“调色板”为中心的“自画像”,展现艺术家对自我探究和身份的构建。